中药材种类繁多,有许多药材看似名字相似或外形相似,但却是完全不同的药物,功效和作用却大不相同。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组名字非常相似的易混淆药材——肉豆蔻、白豆蔻、草豆蔻与红豆蔻。
肉豆蔻、白豆蔻、草豆蔻和红豆蔻均为药用姜科不同品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但并不是同一品种。2015版《药典》将“白豆蔻”学名冠为“豆蔻”,在历史上草豆蔻也有称为“豆蔻”,这就更容易造成混淆。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吧!
一、肉豆蔻
肉豆蔻,别名迦拘勒、肉果、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是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今天肉豆蔻主产于东南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家,我国两广、云南也有栽培。现在各大市场价格没有明显波动,在每公斤55~56元左右。(单位:/公斤,下同)
肉豆蔻的入药最早记载于五代时期,在《日华子本草》《药性论》中均有记载,性温味辛,归脾、胃、大肠经。是一味收涩药。主要功效作用是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久泻不止,食少呕吐,脘腹胀满疼痛等。

成方用药:四神丸。肉豆蔻最广为人知的方药要属四神丸,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导致的五更泻,五更就是将亮未亮的时候,人正睡得香甜,突然腹痛想上厕所,常年如此,这种扰人清梦的腹泻被中医成为“五更泻”,中医认为是因为肾阳不足引起的。四神丸有四味药,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其中补骨脂性大温,补肾阳温脾土,肉豆蔻温脾暖胃,同时又能涩肠止泻,吴茱萸温脾肾散阴寒,固涩止泻,五味子酸涩,固肾益气,涩肠止泻,需要注意的是本药方热性且收涩的药较多,对于内有实热,大便不通切不可用。

此外,肉豆蔻还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肥儿丸。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作用是健脾胃,消食积,还能驱虫。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面黄肌瘦,虫积腹痛。有中成药。方中六神曲、麦芽健脾消食,槟榔、使君子杀虫消积,木香与肉豆蔻和中止泻,胡黄连清泻疳积及虫积,能健脾消食,除虫,让小儿脾胃健运而茁壮成长,故名肥儿丸。
二、白豆蔻
白豆蔻,为芭蕉目、姜科、豆蔻属植物。主产于越南、泰国等地,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亦有栽培。现在市场上白豆蔻进口较多,原包统货多在40元左右浮动。
其入药最早记载于宋朝《开宝本草》:“白豆蔻,出伽古罗国,呼为多骨”。稍后的《本草图经》表述说“白豆蔻,出伽古罗国,今广州、宜州亦有之,不及蕃舶者佳。”可见彼时的白豆蔻就已经有原产与进口两个品种。
白豆蔻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是一味芳香化湿药,芳香类药物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入汤药煎剂要后下,以免失去药效。白豆蔻的功效是行气化湿,温中止呕。主要用于湿阻气滞,脾胃虚寒导致的脘腹胀满,不思饮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cnaicao.com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