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肖彤
端午时节,我国民间自古即有采艾的习俗。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时至今日,不少地区依然保留着端午采艾这项习俗。
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每年端午前后,大批民众上山采艾。采下的艾叶由当地企业制成各式艾制品,销往全国。
近日,南召县举行艾草文化节,记者走访当地多家中药材企业。在这里,端午采艾这项传统习俗,正在被当地蓬勃发展的现代中药材产业赋予新的生命力。
端午采艾被现代中药材产业赋予新的生命力。
端午采艾
艾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在南召县小空山遗址,考古发现约三万年前古人类用冰块球面聚光、引燃艾绒取火的遗迹。因此艾草又名冰台,西晋《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故名冰台。”
采艾习俗同样在我国民间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诗经》就有记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中医认为,端午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此时也是艾草药性最好的时节。每逢端午,家家户户出门采艾,或饮艾酒、或戴艾虎、或悬艾叶、或用艾灸,以避邪驱瘴。《荆楚岁时记》记载:“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
“端午的艾草药效最好,收购价格也最高。”医之草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单慧军说,“端午的头茬艾草,收购价在每吨1800元到2600元;后续的第二、三、四茬艾草,按质量价格不等,大概在1400元到2300元之间。”她还告诉记者,在她的企业,“端午的艾,一定要用于艾灸,作调理身体之用;端午后的艾草,再考虑制成精油等衍生产品。”
南召县中药材种植(野生)面积达42万亩。
增收致富
小小一株艾草,承载了南召县绵延千年的传统习俗,也成了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叶”。
南召县地处伏牛山南麓,有近百公里的原生林带,盛产辛夷、山茱萸、杜仲、桔梗等中药材。《神农本草经》收载的365种药物中,南召产的传统品种就有210种。据全国中医药资源普查,南召境内的中药材多达253科、1104种。
然而漫山遍野的野生中药材,直接转化成经济效益却并不容易。有当地企业家告诉记者,他曾随药农上山采药,由于分辨野生中药材耗时耗力,人均一天的收获,只能卖出50元左右。
艾条加工车间。
要实现增收致富,还需规模化种植。在南召县,有着万亩艾草种植基地、可容1.5万吨原料的仓储基地华康艾业集团是当地最大的艾草企业,其占地7.26万平方米艾草产业园总投资超9000万元,雇佣着300多名生产员工。在艾条加工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认真地操作机器卷制艾条,一根根拇指粗的艾条不断从机器里滚动出来,工人们把成品艾条装袋打包,一箱箱艾制品堆积如山。
南阳华康艾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姬良缘告诉记者,企业20多套技术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生产艾条、艾贴、加药灸、无烟艾、艾绒艾叶原材料、艾灸布艺、艾灸仪器、艾灸套装、日化洗护等12个系列100多款产品,年综合产能达3000吨,销售服务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上万客户及5700多个供应商。
100多款产品。
从以吨计价的艾草,到以克计价的精油——还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极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在医之草药业有限公司,企业与多所顶尖中医药大学合作,建设了全县首家GMP标准万级净化无尘车间。总经理单慧军告诉记者,企业通过冷萃提取等多道工艺,将艾草制成纯露和精油,畅销中外。“每1吨艾草产出1.5至1.8斤精油。每吨艾草价格约1500元,每公斤艾油则能卖到4000元以上。”她说。
精油产品外,公司的艾灸商学院还开设专业艾灸馆,提供整店培训输出,目前已吸引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上百家加盟商参与。
草药之乡
在南召县,如今以艾草为代表中药材生产,已成为这个山区小县的重要产业。
这里已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31个,种植辛夷、山茱萸、杜仲、桔梗、丹参、天麻、连翘、黄精、白及、石斛、重楼、青钱柳等40多个品种,种植(野生)面积达42万亩,年总产量达630万公斤,产值 1.6 亿元。
在南召县绿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保存告诉记者,企业2018年投资建设的中药材育苗基地占地面积260亩,投资总规模2000万元,建成高标准良种繁育大棚100个,开展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种子种苗繁育,为当地农民推广优良品种。
目前,该企业每年向市场供应2000万株粉防己、4000万株黄精、5000万株白及、200万株闹羊花,从源头保证了南召县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董保存在高标准良种繁育大棚。
今天的南召县,上千种中草药在这里与人类共同栖息繁衍,谱写着一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协奏曲。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cnaicao.com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