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区域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是个多民族的省份。这些民族及其先民们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物质文明,也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各个时代特色的文学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艺宝库中的一块晶莹的美玉。下面本文的编辑从黑龙江民俗文化、黑龙江传统戏剧评剧、传统音乐蒙古族四胡音乐、传统曲艺东北二人转、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以及黑龙江建筑文化等方面,带大家了解黑龙江省的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
地名来历/含义
黑龙江省,因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以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黑龙江,古称“黑水”,汉代称“弱水”,唐代称“望建河”,辽金之后称“黑龙江”,清初称“萨哈连乌拉”,系满语,“萨哈连”意为“黑”,“乌拉”意为“江”。清代又称“乌龙江”。黑龙江词源于汉语,言其水黑色,状似游龙。
地方方言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汉族说汉语,回族也说汉语。满族除少数高龄老人能说满语外,大多数都说汉语。其他民族,如蒙族、朝鲜族在本民族内部用本民族的语言,但对外交往则通用汉语。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在黑龙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黑龙江省绝大部分地区所说的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并吸收了其它方言的一些成分形成的。黑龙江方言的特点是方言内部一致性较强,与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差别不大,但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了解详情】
一.黑龙江方言历史沿革
黑龙江方言可以有两种理解,广义的看法认为应指黑龙江省内所有居民使用的方言,本文取狭义的理解,即认为黑龙江方言特指黑龙江省内汉族人所使用的方言。本文主要从黑龙江方言的词汇特点来展开讨论。
黑龙江方言词汇中借词丰富,这是黑龙江方言词汇中非常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黑龙江省地处东北边陲,远离中原腹地,千年来这片土地一直是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几百年来,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杂居,语言接触频繁,这就赋予了黑龙江方言词汇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语言借词。第二,黑龙江省毗邻俄罗斯,两国之间文化经济往来频繁,因此,作为两种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黑龙江方言中保存着很多俄语借词。
黑龙江省在地域上远离中原腹地,长期以来都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千年的岁月里,这片黑土一直抚育着满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鄂伦春族以及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这些狩猎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明清之后,汉族人大量由关内迁往关外,逐渐成为黑龙江省人口的主流。汉族先进的文化、经济水平以及政府对汉语“官话”地位的确定,使得汉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战胜了各民族的语言而成为黑龙江省的通用语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语言政策更使得普通话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少数民族的孩子在学校也以普通话为主要学习语言。在语言的接触过程中,一方面,汉语战胜各少数民族语言成为黑龙江省各民族之间的通用语,在有些民族内甚至实现了语言替换,成为少数民族的第一语言,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各民族联系空前加强的今天,我们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在消逝,人口在减少,很多没有文字的语言已经成为历史的绝响。另一方面,在各少数民族和汉语的文化交往中,或多或少地也在汉语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成为黑龙江方言词汇中独特的一部分。
黑龙江方言词汇中有大量的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满语借词尤多。满语借词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地名。黑龙江绝大多数的地名都是由满语地名音译得来的。例如巴彦,原名为“巴彦苏苏”,“苏苏”在满语中是高粱的意思,“巴彦苏苏”意为“富裕之乡”;这样的地名还有“佳木斯、伊春、嫩江、加格达奇、同江”等,这些地名中都蕴含着浓厚的游牧民族文化色彩,不过随着满语的逐渐消失,这些地名现在已经很难探究其本义了。
除了地名,满语借词还渗入到汉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有些甚至成为常用词,在很多时候,人们很难分辨出普通词语和满语借词,这是两种文化深入接触的结果。黑龙江方言词汇中有一些生动的形容词也是来自满语借词。例如黑龙江人在形容人经济困难时常说“穷得叮当响”,这里面的“响”是汉语使用者说话时习惯性的加词,实际上“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cnaicao.com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