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邢亚南)一进农历五月,胜芳的端午气息就浓烈了起来。芬芳的艾草,香甜的粽子,还有古镇树荫下的布老虎、小葫芦……每一项都是带着胜芳特色的传统民俗。河北霸州胜芳始建于春秋末期,有着24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北方水乡古镇。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孕育了胜芳特有的端午习俗。
端午临近,胜芳古镇随处可见大捧的艾草。胜芳镇有端午插艾的习俗,艾叶独特的香气为端午拉开了前奏。 通讯员邢亚南摄
●芦苇浩荡,粽子飘香
端午节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包粽子。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曾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随着时光的变迁,昔日祭奠先贤的风俗演变成全家团聚的节日。
历史上,胜芳是有名的水乡,盛产芦苇。每到端午时节,中亭河烟波浩渺,两岸芦苇浩荡。据《胜芳文史资料汇编(三)》记载,胜芳芦苇高大,苇叶宽大,曾是节前远销天津等大城市的大宗土特产。苇叶翠绿清香,便是最好的粽叶。全家围坐一团,粽子包起来。“胜芳人守土恋家,即使出门在外,也要赶在节日前回到家,”和家人一起包粽子的王芳今年33岁,刚从工作地天津回来,她拿起宽大的苇叶,像母亲那样熟练的包起粽子。不舍故土,或许是胜芳千载民俗未曾断流的密码之一。
区别于南方粽子的咸口,胜芳粽子是典型的北方粽,多以蜜枣、豆沙、红枣、果脯等甜食入馅。翡翠般的粽叶配上晶莹剔透如珍珠般的江米,中间间或显露着玛瑙般的红枣,让人食欲大开。在胜芳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端午节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粽子。据胜芳民俗文化爱好者王晟介绍,给出阁的闺女送粽子一般都是送40、60、80个,取双数圆满成双之意,而且粽子一般都是母亲亲自包的,表达母亲对女儿的挂念。
胜芳镇有着独特的端午民俗,端午节在小朋友身上缝上一个布老虎,寓意震慑五毒,驱邪保平安。如今这个风俗一直保留了下来,一代一代传承。摄影邢亚南。 通讯员邢亚南摄
●艾草清香,驱蚊防病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按照老年间的说法,端午这天是重五之日,是春末最热的一天,五毒出没,蚊虫也开始增多,所以大家都会用焚烧菖蒲和艾草的熏烟来驱虫。端午节还未到,古镇小街上已摆满了成捆的艾条,艾叶独特的香气为端午拉开了前奏。
“插艾有讲究,要插在大门两侧,驱蚊防病。”今年72岁的王胜利可是“老胜芳”了。每年端午,他都要到集市上买一束新鲜的艾草插在门上,或者竖立着摆在大门两边。艾叶很像菊花叶,清香久远,沁人肺腑,闻着心清气爽,讨厌的蚊蝇却避而远之,更是受人喜爱。随着时间的转化,艾草变干后收集起来,泡水沐浴可以消毒止痒。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许多人搬进了楼房,但端午插艾的习俗却一点没变。胜芳人都有一种守望相助的精神内涵,常常是一个楼门里的一户人家买一大捆艾草,扎成小把摆在每家每户门前,整个楼道里都是艾草的清香。
端午褡裢,纯手工制作,包括一只小老虎,布青蛙,布粽子,步黄瓜,布蒜头等,用别针别在小孩肩头,俏皮可爱。这也是胜芳的端午习俗,据说可以防治小儿受到惊吓,保平安。昔日的风俗都转化为一种美好的祝愿。 通讯员邢亚南摄
●端午布艺,辈辈传承
每年端午节,胜芳人就会给家里的小孩儿买布艺的小老虎缝在衣服上,穿蛤蟆鞋,震慑五毒,以此形式来辟邪,保佑孩子平安健康,这是自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
在胜芳古镇的老街上,有一位手工达人,名叫孙玉珍。每年一进农历四月,孙大娘就会如期出现在胜芳古镇王家大院附近,带着她精心准备了一年的端午布艺。岁岁年年如此,是传承,也是坚守。她就像一个魔术师,把一块布变成一个个生灵活现的布艺作品,有活灵活现的小老虎,缝在小孩子肩头虎虎生威;有灵巧生动的蛤蟆鞋,穿在脚上吱吱作响;有装满艾叶的小葫芦,佩在身上香气扑鼻;还有一串串的“褡裢儿”,包括小老虎头、小葫芦、大蒜、小粽子、小丝瓜,挂在孩子衣服的扣子上,跑起来叮铃铃作响……在传承千年历史的古镇里,悠悠柳荫下,孙大娘和她的布艺摊子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胜芳端午的一个文化符号。“妈妈,我要这个!”一个两岁多的小宝宝看上了一只不到二十公分长的布老虎,抱在怀里不撒手。“小时候我妈妈带我来买小老虎,现在我又带着孩子来。”年轻的妈妈一手拿一串褡裢,爱不释手。
五月湿热,毒虫出没,民间有一种驱除五毒的方法,就是把五毒绣制在衣饰上,制成五毒衣,衣服上还要绣一只神气活现的大公鸡,这样才能震慑五毒。尤其要给小孩子穿上,才能祛邪避灾,逢凶化吉。还有一种是以青蛙形状为领口,用红色布料做成肚兜,又叫“蛤蟆坎”“青蛙服”,小孩子穿起来活泼可爱,寓意驱邪避毒。
胜芳古镇原汁原味的保留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也成为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吸引了京津冀众多游客。每到传统节日,总有大批游客前来感受浓浓的民俗风情。一片芦苇浩荡,千载风俗绚烂,这就是胜芳。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cnaicao.com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