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巷广场在成都处于一个很特殊而且也很重要的位置。它位于成都四大主城区交汇处(金牛区、成华区、青羊区和锦江区在红星桥西北端交汇),位处成都南北主干道线上,毗邻府河北畔靠近红星桥,东临府青路一段,北靠马鞍路,南邻星辉东路,位于一环路内侧,靠近金牛万达商圈、春熙路商圈和建设路商圈,号称成都未来可期的第四大商圈,地铁三号线穿过,方圆1000米范围内有公交站台10个,成都夜游锦江旅游线路重要服务区。所以该广场的地段在一环内相当之巴适。

曹家巷广场是依托曹家巷建筑工人宿舍区形成的,由马鞍山东西南北街道和道路围绕而成,老的曹家巷是成都最大的低洼棚户区之一,因为形成比较早,布局比较紧凑(26栋二层楼房),大多都是60年代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脏乱拥挤的感觉,在成都新城改造的政策下,恒大集团14年强势入驻该区域,大概花了18亿人民币拿地167亩,主要以曹家巷一二街坊为主,未来规划了23万㎡临河住宅区域、13万㎡精装豪华住宅区域、10万㎡甲级写字楼、5万㎡文化创意中心、7万㎡国际酒店式公寓、5万㎡欧陆风情商业街及3万㎡大型购物中心等。所以该区域的发展未来可期。曹家巷广场主要有2条主街道构成:曹家巷和马鞍山路。
建北门工人村——曹家巷
从太升路桥到红星路桥之间的府河以北地区,有以曹家巷冠名的多条街巷。1953年,成都市建筑工会在这里为西南建筑公司等单位的建筑工人修建了26栋二层楼房(当时叫作工人村),成为新成都最早的一片集中的职工宿舍区。这以后,建筑行业相继在这一片修建的职工宿舍愈来愈多,成了成都有名的集中宿舍区(改革开放以前,除了东郊和黄田坝工业区以外,成都市内比较集中的职工宿舍区只有两片,一片是北一环的铁路职工宿舍区,另一片就是这里的建筑职工宿舍区)。在曹家巷周围,当时集中了成都市建筑部门的很多单位,包括四川省建设厅、西南市政建设设计院、府河贮木场、成都木材综合加工厂以及几个大型建筑公司在内,所以过去在成都基本不为人所知的曹家巷很快成了知名度很高的地区同时也给成都北门带来了一个“建北门”的别称。

曹家巷这个地名在民国时期就已经使用,但是这里并不是因为曹姓人家较多所以才叫这个名字的。川西地区自清代中叶以来烟草的种植日益增加,吸烟之人也愈来愈多。成都周围的金堂、什邡、简阳等地成了著名的叶烟产区,这些地区出产的叶烟要外运外销大多要通过成都,曹家巷就是过去成都最大的叶烟市场。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曹家巷的圣清茶园中,每天下午都是茶客满座,因为著名相书演出。遗憾的是,相书这种成都独有的表演艺术已经成为濒危的“文化物种”了。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cnaicao.com
中国艾草网官方网址: www.haoai123.com